微信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庆余年 第二季》观后感:矛盾中给不出一星评价

让我们直面一个尴尬的事实:尽管这部在很多人眼里显得如此不尽人意,以至于让人不忍直视,但评分过低又似乎对制作团队不公,毕竟他们可能还期望着下一季的诞生。

《庆余年 第二季》观后感:矛盾中给不出一星评价插图

接着是另一个悖论,演员们的选角无可挑剔,完美契合原著中的形象。然而,面对这样的成品,我发现自己难以对未来的季度抱有期待。

虽然我已经七次翻阅原著,但我并非不能接受合理的改编。作为原著的粉丝,尽管喜欢逐字逐句地对照文本,但在这些演员的加持下,我尽力为辩解,试图让这看似荒谬的剧情变得合理。

第一季结束时留下了巨大的悬念,目的是为了顺利过渡到第二季。例如,范闲的死亡,只是为了在第二部中填补这个空白。

范闲本质上是个极度自私且保护性很强的角色,他的个人道德感并不强烈。但考虑到这部作品既要在央视播出又要上星,主角形象过于阴暗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他被塑造成了一位理想主义者,为了大众的福祉而战斗。我确实在努力接受这一点,甚至给自己找了许多无法反驳的理由。

》最初吸引我的是那种网络爽文带来的直接快感和快乐。我并不打算将其神化,甚至现在看来,那些年的权谋情节也不过是平淡无奇。既然爽文追求的是打脸的快感,那么第二季为何要变成适合全家观看的形式呢?一个伟光正的主角性格和动机,只能通过加入各种笑料和烂梗来迎合所有年龄层的观众。我甚至自我催眠到相信全剧与原著气质不符也是可以接受的。

上述理由支撑着我一天不落地追更,直到第27集。然后,应该有一个“但是”。

剧中出现了两千万的财政亏空和一个皇帝的私生子,这明显是将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机器和权力机构交到了他的手中。这是背景和实力的体现。然后上任的负责人长公主明显设置了一个陷阱。所有人都知道是她设的陷阱,但所有人都默认范闲必须负责。甚至连范闲自己也觉得这合情合理。我们谈论的是,新任CEO上任时,公司欠债确实是他的责任,但至少他应该让公司扭亏为盈吧?怎么到了范闲这里就变成了必须用自己的钱或者想办法先补足亏空才能接任呢?

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内库居然会担心没有生意?内库生产的产品是由上一代穿越者叶轻眉打造的,远超当时时代的产品,独一无二。这种垄断性的产品怎会无人问津?

如果编剧至少能说明,长公主毕竟是范闲的岳母,所以外界看来,这个债务就该由范闲承担,我觉得这还能勉强让我继续自我催眠。但显然,并没有这样做。

而且,为什么没有人提出应该追责造成亏空的长公主?我不是说要实际惩罚她,但至少要有这个态度,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吧?难道不是先追责再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吗?然而,所有人都在忙着帮助范闲填补亏空,无论是家人真心的焦虑还是外人别有用心。但关键是,对于长公主的这个坑,大家在表态时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真实世界不是剧中那样!

当年看《》时,我对那部剧的质量真心佩服和喜爱,同时我也常对人说,如果《庆余年》被拍成,其权谋情节会比《琅琊榜》更出色。以第二季目前的表现来看,我并不是在这里拿它与《琅琊榜》相提并论,而是《庆余年》的气质本应是像《琅琊榜》那样的正剧权谋风格。虽有逗比、打脸、搞笑的桥段,但不应成为主要内容。第一部基本做到了,而现在的第二部,唉。

说实话,大家其实每天刷刷抖音看看剧组放出的物料,真的就可以当作已经看过这部剧了。

这部剧看完后,我忍着不适。这对和编剧而言,自动进入了避雷名单。

果然,当看到编剧名单中没有猫腻的名字时,我就知道事情不妙,一切都完了。算了吧!让它毁灭吧!我厌倦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狗熊电影 » 《庆余年 第二季》观后感:矛盾中给不出一星评价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