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墨雨云间》剧评:怎样巧妙融入“厌女症”元素?

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巧妙地将复杂的主题嵌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深刻认同这些观点。

《墨雨云间》剧评:怎样巧妙融入“厌女症”元素?插图

本剧虽根植于一种典型的反女性宅斗剧模式,却赢得了广泛的观众喜爱。究竟它是如何成功地用一段霸道总裁与娇妻的爱情故事,包裹住一个本质上反女性的主题呢?

故事围绕一群女性在大院内的勾心斗角展开,这种古早的情节背后承载的是大清王朝的意识形态:强调一位女性主角,通过其性别魅力和某些难以明确界定的能力——比如口才——以及得到一个心机深沉、外表冷酷内心热情的男性的帮助,最终战胜其他女性的故事。

尽管这部剧的核心观念带有强烈的反女性色彩,剧中的均为女性,从公主到婆婆,再到小姑子,乃至大院中的继母、妹妹、女仆,她们对女主角抱有无端的敌意,似乎不将她逼至绝路誓不罢休。而剧集的主要冲突和戏剧张力正是来自于这些女性角色之间的内斗。

将其定义为反女性剧作的理由在于,“宅斗”这一题材本身就迎合了男性对女性的刻板社会性别认知,认为女性天生只会嫉妒、吃醋、相互陷害、算计。

与此同时,对比男性主导的《》聚焦于江山社稷和政治斗争,这部剧则完全聚焦于宅斗和争宠,相较于早年的娇妻文学和宫斗剧经典《》,其斗争层次看似降低,但同样通过描绘女性间互相伤害的场景,掩盖了性别不平等和女性作为附属性别的社会现实。

现代制作者明显变得更加精明,他们借鉴了耽美文学中的双强设定带来的“性张力”,宫斗剧中的大女主开挂模式,以及复仇故事的痛快淋漓,融合多种情节元素,精心包装了一个反女性的故事。

只需一对男女恋爱关系来满足女性观众的幻想,其他所有反女性的元素便可以一并被接受,使得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样的信息:制造麻烦的坏人总是恶毒的女配角,女性所承受的伤害都来自女性。

第一集中,女主角被陷害并被自己的丈夫活埋,立即向观众展示了这位丈夫因无法抵抗公主的力量而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妻子,这为男性角色洗白的同时,也铺垫了后续剧情。在多次描写女主角怀念与丈夫共度的时光时,展现了最吸引人的情感线索,遗憾的是,由于革命不够彻底,未能展现一个脱离婚姻和男女情爱框架的女性形象。

在我们的文化中,女性被深度驯化成不自知的反女性症患者,总以男性为第一性别。这里的编剧们所谓的大女主,都是按照男性形象塑造的。如果不像有权有势的男人,如嬛嬛那样不是被男人所爱的女人,那这样的女人会是什么样呢?这对编剧来说,似乎是难以想象的。

流行文化一旦与主流文化结合,其影响力巨大。于正的作品在维护封建社会两性关系稳定方面贡献巨大,他总是以强悍的女主角去欺凌恶毒的女配角,最终让女性认为自己本身是弱点和缺点,而男性则是无与伦比的公子或温柔霸道的总裁。于正的剧集散发着封建社会的恶臭,影响着许多年轻女孩本就脆弱的女性意识,加深她们作为女性的自卑和自我贬低。

主流意识形态与影视剧的结合不断强化和重复这套说辞,打着大女主和女性独立的旗号,包装着反女性的故事,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娱乐产品深入人心,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就已经接受了它们传达的信息。画面越精美,影响力越大。

观看这部剧的过程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反女性的观念洗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狗熊电影 » 《墨雨云间》剧评:怎样巧妙融入“厌女症”元素?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