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差点错过,幸好没放走的好电影——《泳者之心》观后感

在五月中旬,一部看似不起眼的电影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观众视野。它由出品,设计简单,演员阵容并不熟悉,故事背景设定在遥远的过去,题材初看不起眼,类型为,让人直觉可能会显得乏味,且从制作成本来看似乎并不高。所有这些因素让我原本以为我不太可能去观看这部电影,直到它的评分飙升至8.9分,并伴随着大量好评,这促使我改变了想法,决定亲自去看个究竟,结果证明我的确大大低估了这部作品。

差点错过,幸好没放走的好电影——《泳者之心》观后感插图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深入探讨女性主义的影片,也是一部以女性为主导的电影。尽管均为男性,但他们这次的表现非常出色,至少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不适之处。电影所描绘的时代背景、场景布置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争取权利的斗争,让我想起了《妇女参政论者》,两者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展现得既直接又深刻——通过女性角色的奋斗来证明女性并不逊于男性,并为自身争取权利。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让观众易于产生共鸣,直观地感受到女性在追求生存和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及其克服方式。如游泳被视为男性的运动项目,缺乏正式的女子游泳队;男性权力者用尽半生努力阻止女性参赛;女性运动员仅能在男性运动员用餐时在甲板上走动而无法;面对女运动员的天赋与实力,男权者感到受威胁而不断施展阴谋诡计;女儿的生活完全按父亲的安排进行;“晚饭怎么办”与“我现在不饿”的对话暗示妻子做饭是理所当然的;只有最勇敢的男人才敢于横渡英吉利海峡;稍微暴露一点的泳装会引起新闻讨论和非议……这些歧视与偏见的在影片中层出不穷。

长达34公里的英吉利海峡,面对洋流的实际游泳距离需增至80公里,接近冰点的水温、几米高的海浪、长达十几小时的浸泡和体力消耗,还有海洋中不可预知的危险,这些对我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挑战。虽然此前对这个事件有所耳闻,但直到观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真正理解到其中的难度,并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

特鲁迪成功游过海峡的意义远超个人的游泳天赋和实力的证明,更重要的是激励了更多女性参与到游泳这项运动中来,让女性在游泳权利上开始向男性看齐。更重要的是,这表明女性并不低人一等,甚至能够超越男性,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女性点亮了一盏明灯,让她们意识到人生可以探索更多可能性,不必拘泥于既定路线。男性能拥有的可能性,女性同样可以争取;男性未能拥有的,女性也可以创造。尽管这条路一直充满挑战,至今依旧如此。

特鲁迪的父亲最终转变了态度,有男性运动员给予她鼓励,也有愿意担任她的领航员的人,最后在民众中也看到了许多男性的身影,这令人感动。虽然不确定这其中是否有编剧的美化成分,但希望没有。大家对她的佩服和尊敬(尽管通常只对有实力的女性表示尊重)是真诚的。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女性向上攀登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阻力来自于那些拥有一定地位和权力的男性,因为这对他们构成了威胁。

当姐妹俩都成为游泳运动员,成绩高低在所难免,情感起伏人之常情,但她们并没有因此反目成仇、相互陷害、贬低打击或傲慢轻视。姐姐或许会感到伤心,但妹妹依然对她保持真诚关爱,她们最终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展现了美好的姐妹情谊!

影片在影像呈现和故事叙述方面同样表现出色,穿越海峡的场景让我紧张不已,肾上腺素急剧上升,当看到民众在岸边为她点燃柴火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没想到这部电影如此精彩,差点就错过了。它成为了我今年在电影院观看的第二高分电影,评分高达9.1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狗熊电影 » 差点错过,幸好没放走的好电影——《泳者之心》观后感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