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老吴:吹响千年笙乐,传递当代风采

本报记者 李晓阳

老吴:吹响千年笙乐,传递当代风采插图

在音乐的浪潮中,一首名为《奇迹》的乐曲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从遥远的滚滚而来,直至达到气势磅礴的高潮。这部由著名作曲家贝恩德·理查德·多伊奇精心打造的笙乐作品,以其复杂而精妙的编排,于5月17日至18日由卓越的笙演奏家吴巍和指挥家钱骏平领导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中国的舞台上首次亮相。演出结束时,吴巍在观众如雷的掌声中缓缓退场,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激动和满足。

吴巍在舞台上的风采。 李明摄

作为作曲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吴巍在《奇迹》中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这部作品对演奏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它要求你与乐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碰撞,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吴巍这样评价道。多伊奇在创作《奇迹》时,不仅以笙作为灵感之源,更将吴巍的演奏风格融入其中。吴巍表示:“多伊奇认为,我的演奏为他开辟了新的视角。”在许多民族乐器演奏者仍然坚持传统小调的同时,吴巍却将国际化的语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前,韩国作曲家陈银淑为吴巍创作的笙协奏曲《神灵之息》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部作品同样展现了笙与交响乐团的完美融合,创造了令人震撼的音响效果。

《神灵之息》的国际巡演,让吴巍猜想多伊奇可能因此受到启发,欣然接受了为笙这件他并不熟悉的乐器创作的机会。笙的演奏技巧极为复杂,多伊奇为了探索笙的潜力,投入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学习笙,并不断尝试各种技巧的可能性,使得《奇迹》中既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吴巍提到:“在观众听到的丰富和声中,即使是最简单的和声也超过了12个音符,而人的手指却只有10根。”为了演奏出这些高难度的和声,不仅需要精湛的指法,还需要乐器本身的支持。吴巍所使用的37簧改良笙,是由翁镇发、牟善平、徐超铭三位笙界的大师在上世纪80年代共同研发的,这一创新极大地扩展了传统笙的音域,也为笙与西方乐器的合作搭建了桥梁。

“不愿成为只会读谱的机器”

吴巍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对音乐的渴望,他不满足于现状。1992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他加入了专业乐团,每年演出超过300场,但曲目却总是那么几套。“我始终感到不满足,不想成为一个只会读谱的机器。”为了追求更广阔的音乐天地,吴巍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高山流水乐队,尝试用笙、马头琴、手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爵士乐。爵士乐的自由与即兴,让吴巍意识到,即使没有乐谱,也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1995年,吴巍获得了德国政府DAAD最高文化交流奖学金,前往柏林汉斯·艾斯乐音乐学院深造,学习爵士乐。在柏林这个汇聚了世界各地音乐人的都市,吴巍积极寻找自己的音乐答案。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笙,在国际舞台上显得格外新颖。为了在国际音乐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吴巍不仅涉足爵士乐,还积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合作,无论是爵士、古典、民族还是现代音乐,他都勇于尝试,不断学习。他惊讶地发现,印度音乐与数学之间存在着奇妙的联系,“他们没有乐谱,一边演奏一边计算,眼睛如同扫描仪一般,非常刺激,也极具创造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吴巍的音乐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至今,他已经带来了400多首作品的世界首演,其中包括20余部笙协奏曲,如许舒亚以“冬雪”为题创作的作品,黄若以笙为引的《玄黄》,以及方满技巧高超的《火凤凰的笙音》等。在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共同努力下,笙正在用现代的语言讲述着当下的故事。

笙作为和声乐器,其“和”的哲学思想深藏于其音乐之中。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各具特色,如唢呐可以独奏,但两支唢呐却难以和谐共鸣,而笙却能以其丰富的泛音在此时发挥关键作用。“在昆曲中,笙总是与笛子相伴;在江南丝竹中,笙也总是支撑着笛子和其他乐器。当其他乐器有缺陷时,笙要站出来;当其他乐器已经足够时,笙则要隐退。”笙以其无形的存在,却无处不在,展现了和谐与平衡,这是笙向世界传递的中国智慧。

吴巍在世界各地的音乐之旅中,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文化根源和传统。他走出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重新发现了传统文化的“庐山真面目”。在花费十几个小时完整观看《牡丹亭》后,吴巍深感昆曲之美,但也遗憾地发现,现有的翻译往往无法传达其精髓的百分之一。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吴巍希望能够减少这种文化损耗。“这不仅需要深刻理解其精华,还需要具备融合和提炼的能力。”吴巍认为,他还需要很长时间来学习和消化,对于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音乐家来说,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狗熊电影 » 老吴:吹响千年笙乐,传递当代风采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