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关注,获取更多资源

微短剧,离精品还有多远?

在短短的十分钟内,观众可能还沉浸在《》范闲的《将进酒》中,而在微短剧的世界里,一个角色的一生已经跌宕起伏地展开。这种新兴的影视形式,虽然在行业中的地位并不高,但今年的一些下架剧集也反映出微短剧的困境。这与微短剧的制作特点密切相关:创作、拍摄、制作周期短,且更注重快速吸引观众的“爽点”。

2024年6月15日,腾讯新闻在南京举办了“眼界仲夏夜·精品内容粉丝节”,其中一场主题为“微短爽剧能否真正带来放松感”的讨论会吸引了众多目光。活动上,腾讯新闻首席节目主理人何润锋、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秘书长周结、《执笔》总制片人宗楠以及君和影业联合创始人阳波等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了微短剧的现状与未来。

在快节奏、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而“放松感”成为了一个热门词汇。微短剧以其快速提供娱乐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需求。据艾媒咨询预测,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接近电影的70%,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

周结副秘书长指出,目前约有3亿微短剧用户,其中约2亿为付费用户。约33.9%的网络视听用户经常观看微短剧,预计未来几年用户数量将翻番,达到6到亿,与长视频用户数量相当,显示出微短剧市场的巨大潜力。

宗楠总制片人认为,微短剧的“爽感”来源于满足观众的幻想、调动情绪以及期待和盼望。虽然微短剧行业起步较晚,但众多制作公司的涌入也带来了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对于横屏与竖屏之间的所谓“鄙视链”,宗楠表示,在她看来,并没有所谓的鄙视链,她认为每个创作者都有自己的专长,关键在于如何贴近人物和挖掘故事。

阳波制片人则认为,所谓的鄙视链更多是由体量和创作形式决定的。用户群体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横竖屏只是内容形态上的差异。周结副秘书长强调,横竖屏之间不应该存在鄙视链,从业者应该关注商业模式背后的成功逻辑,同时避免违规和价值观缺失的内容,寻找公众需求与文化产品之间的平衡点。

外界对微短剧的印象往往是“霸总”、“穿越”、“复仇”等不讲逻辑的元素,但周结副秘书长认为,随着微短剧进入2.0时代,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需要改变,行业和政府都在努力纠正这一现象。6月1日实施的微短剧管理新规定,要求行业监管、属地管理、平台主体责任的落实,意味着微短剧创作需要在价值观和人物塑造上投入更多精力。

宗楠强调,微短剧的精品化不仅仅是制作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她认为,即使在同类题材中,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性,贴近生活,寻找人物的不同之处,是微短剧创作的关键。

周结副秘书长提到,中国网信大会推出的“寻光计划”旨在发现优秀的创作者、剧本和商业模式,准备推出多部横竖屏剧集。随着主流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加入,微短剧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变化和突破。

他进一步指出,微短剧的发展轨迹与2015年、2016年的网络剧相似,当时网络剧也经历了从乱象到精品化的转变。2024年,纯网剧《我的阿勒泰》和《》登陆央视平台,标志着网络剧的长足进步。同样,微短剧在精品化的道路上,也将经历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为不同群体带来更多的文化满足和享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狗熊电影 » 微短剧,离精品还有多远?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